本刊紿終把握辦刊方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林業方針、政策,宣傳報道全省林業建設和改革的經驗、輿論、模范人物、前沿技術等。
1.來稿務必立論正確,論證嚴謹,論據充分,數據準確,語言通順,文字流暢,標點符號正確;特別應具有創新性、學術性和前沿性。
2.正文中的各級標題分別為:“一”、“(一)”、“1.”和“(1)”等。正文中的表格按全文順次編號,如表1、表2等;表名在表格的上方居中;表格上下封口,左右不封口。
3.作者簡介:作者姓名(出生年一),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歷,學位,主要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電子信箱。
4.參考文獻: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句末上角標出,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
5.作者如對文章題名、責任者、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需做必要的解釋或說明,請在當頁用腳注表示;對于文章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請用“注釋”方式置于文后,序號用帶“[]”的阿拉伯數字表示,連續編號。
6.摘要的內容包括研究目的、內容、主要方法、結果和結論等(300字左右):摘要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且具有獨立性,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不出現插圖、表格,不用引文;中、英文摘要內容一致。
7.“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8.請酌情考慮文中圖表的取舍,只保留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圖表,請務必提供清楚的插圖,圖形符號及制圖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圖表緊跟在相應文字段之后,并給出圖號、圖名。
9.獲基金資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且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 如獲多項基金資助,應依次列出。
10.稿件需要作者修改時,請按約定期限返回,逾期返回而又未說明者視為自動撤稿。應征稿件應有參考文獻、作者簡介以及詳細通訊方式。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甘肅省林業廳 | 96 | 林業;林業廳;省林業廳;生態;黨組 |
《甘肅林業》編輯部 | 37 | 林業;生態;林業廳;生態環境;生態建設 |
新華通訊社 | 10 | 生態;生態環境;生態環;生態環境建設;環境建設 |
甘肅農業大學 | 8 | 生態;造林;雨水;雨水資源;造林成活 |
國家林業局 | 6 | 退耕;退耕還林;林業;生態;退耕還林工作 |
甘肅省人民政府 | 4 | 林業;植樹;生態;生態建設;退耕 |
白銀市林業局 | 4 | 林業;油用;三個代表思想;森林旅游;實踐三個代表 |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4 | 栽培;栽培要點;職業教育;生態;生態環 |
學研究院 | 3 | 生態修復;林業;林業科研;油橄欖;戰線 |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 | 2 | 中華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人民;森林法;生態站 |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秦安路1號
郵編:730030
主編:鄭克賢
我們不是甘肅林業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甘肅省蘭州市秦安路1號,郵編:730030。
甘肅林業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主管,甘肅省林業調查規劃院主辦的一本農業類期刊。國內刊號:62-1060/S,國際刊號:1674-2745。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甘肅省蘭州市秦安路1號,郵編:7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