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研究

時間:2022-02-24 09:21:47

導語:高校輔導員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輔導員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研究

關鍵詞: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就業形勢;工作體系

一、輔導員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之一是進行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這包括兩方面的工作內容:一是要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二是要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與服務,最終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輔導員不僅肩負著促進學生就業的重要職責,也在學生成長發展直至步入社會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提升大學生就業意識和就業能力

輔導員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內容包括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就業創業指導講座、就業信息收集與整理、就業咨詢等[1]。大學生由于與社會接觸少,就業信息來源渠道較少,職業認知程度較低,在步入就業階段后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輔導員通過開展上述工作,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和人際關系等因素,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學生提升就業意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提升就業能力、做好就業準備。

(二)發揮輔導員獨特優勢,促進大學生成長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和負責人,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優勢特長、心理狀態和知識技能都十分熟悉,輔導員與學生的長期相處,使兩者建立了一種互相信任的關系。輔導員可以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充分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工作。比如,一對一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等,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就業中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三)改善高校就業狀況,穩定就業形勢

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900萬人,同時由于疫情的影響導致有些企業縮減工作崗位,人才供需矛盾愈來愈突出,高校的就業工作的難度也隨之增加。輔導員作為高校就業工作的主體,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大學生尋找適合的就業途徑和發展方向,順利步入社會,一方面可以提升高校的就業率、改善高校的就業狀況,另一方面可以為穩定就業形勢、緩解就業壓力做出貢獻[2]。

二、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問題

(一)學生就業觀念傳統,慢就業現象普遍

就業季來臨,有些學生選擇升學、考公,選擇就業的學生大多數傾向于傳統行業和國有企業。出現這一現象,一方面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對大部分企業造成巨大沖擊,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就業觀念相對傳統,所以在尋找就業機會時偏向于傳統、穩定的行業和企業,不愿意從事新興行業。此外,高校畢業生逐漸呈現慢就業和緩就業的趨勢,大學生在畢業季來臨時就業行動遲緩,就業技能不足,缺乏就業的主動性,這也進一步加劇了社會人才供需矛盾?!奥蜆I”現象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就業觀念保守,大部分專注于考研和考公,不考慮其他就業途徑,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普遍家庭經濟條件較好,有一定經濟支撐,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獨立自主能力差且眼高手低,所以就業進度緩慢。

(二)學生缺乏職業規劃意識,就業能力低

目前,高校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普遍較低,大部分學生就業看重的是薪資待遇、就業環境和社會地位等,忽略自身實際需求、性格特長和長遠發展,更有一部分大學生就業缺少重點,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樣的工作,盲目從眾或是聽從家長建議考研考公。這些問題表明了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沒有獨立自主思考,缺乏職業規劃的意識與能力,就業能力較低。此外,高校和輔導員對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盡管開展了相關課程指導和課外輔導工作,但是,大部分工作流于形式或處于探索階段,未能取得實際效果,高校和輔導員的工作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大學生不重視職業規劃和就業能力的提高[3]。

(三)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不足,高校缺乏完善的就業工作體系

高校就業工作主要由輔導員承擔,涉及課程教學、就業動員、就業信息搜集與統計、就業咨詢與心理輔導等工作,這就要求輔導員應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但目前,大部分輔導員是思政相關專業出身,年齡相對年輕化,社會經驗較少,普遍缺乏職業規劃的專業知識和就業創業的指導技巧,就業指導水平有限,再加上輔導員日常事務繁多,占據了工作的主要精力,這些因素都使輔導員不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就業輔導與幫助[4]。高校在進行職業規劃的教育培養中,以課程教學為主,學生實踐機會少,理論教學千篇一律,往往忽視了學生在性格、特長、專業等方面的差異。就業指導工作主要是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咨詢,工作簡單淺顯,部分學校甚至為了提高就業率催促畢業生就業,不考慮畢業生的實際情況。

三、輔導員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提升對策

(一)教育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輔導員作為學生成長教育的主體之一,在日常思政教育中應與學生的就業觀教育相融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根據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結合目前社會發展的方向,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行業和企業,比如,針對一些具有發展前景的新興行業企業,應引導學生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就業,而不是從短期利益出發尋找就業機會。與此同時,高校輔導員要重視大學生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目前大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條件優異,在思想、生活和經濟等方面對父母的依賴較重,就業積極性低,為此輔導員要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獨立人格和思想,進而使其提升獨立自主能力,其就業積極性也會相應提升。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靠就業季的督促引導收效甚微,需要輔導員在大學二年級、三年級甚至更早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

(二)引導學生提前進行職業規劃,提升就業能力

要解決就業問題,促進學生就業,勢必要將就業工作前置。就業工作不是畢業季的短期工作,而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這就要求輔導員提前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輔導員通過開展職業規劃課程教學與課外輔導工作,依據學生的所學專業、技能水平和興趣愛好等,幫助學生明確就業方向,引導學生進行就業意向評估,及時調整就業方向,盡早做好就業準備,最終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并且與用人單位能力目標匹配的崗位就業。通過早期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學生從長期發展的角度出發,找到與自己契合的工作,能夠提高學生未來工作的穩定性和成就感,而不是簡單一味地追求薪資待遇[5]。此外,輔導員還應拓展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形式,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并取得實效。比如,輔導員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通過職業測試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自己,增強自我認同感;通過邀請往年優秀的畢業生開展交流座談會,傳授在校生經驗;邀請企業家進校園,加強校企溝通合作,讓學生開闊眼界的同時增強專業興趣。

(三)輔導員要不斷提升就業指導能力和水平

輔導員的專長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而就業指導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有限。針對此,輔導員可以通過參加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指導、心理輔導與咨詢等方面的培訓來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完善知識結構。大部分輔導員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輔導員對企業的了解基本停留在理論層面。為此,輔導員可以帶領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實踐調研或進行掛職實踐,由此了解用人單位的發展前景、崗位性質與能力需求、員工發展路徑等信息,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更精準的咨詢與輔導。與此同時,高校還可以培養專門人才,如就業專職輔導員、職業規劃咨詢師等。豐富專業人才隊伍可以幫助高校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更有效地開展就業工作,從而完善就業工作體系。

參考文獻:

[1]孔焱.“雙高計劃”視域下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研究[J].高教學刊,2020(34):193-196.

[2]馮宇楠.高等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選擇與就業指導的實施策略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08):267-268.

[3]李路,阮添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淺析及對策研究[J].財富時代,2021(01):50-51.

[4]趙欣.高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路徑解析[J].教育現代化,2020(52):149-151.

[5]李小杰.新入職輔導員角色適應之管見[J].濰坊學院學報,2020(05):97-99+120.

作者: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