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后作業有效性分析
時間:2022-07-23 10:57:55
導語:小學數學課后作業有效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及探究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后作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不僅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行有效檢驗,更能使學生及時復習和鞏固教學內容。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環節,教師應注重對作業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布置,以此調動學生的作業積極性,使課后作業環節能夠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功能。本文首先介紹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后作業有效性的重要意義,并對相應的提升策略進行了具體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后作業;有效性;提升策略
小學數學是小學基礎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及探究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后作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不僅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行有效檢驗,更能使學生及時復習和鞏固教學內容。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環節,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及認知規律,對課后作業進行科學設計和創新布置,并以此調動學生的作業積極性,使課后作業環節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功能。
一、導致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后作業低效的原因分析
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通常會通過大量的課后練習和訓練來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和應用。這不僅極大增強了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更導致學生無暇發展素質能力,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一)學生缺乏作業積極性。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后作業一般由機械性記憶任務及題海式訓練組成,不但負擔繁重,而且枯燥乏味,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此,這種不科學的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布置,引發了學生極大的厭煩情緒,從而導致學生對課后作業缺乏興趣和積極性。(二)統一標準的課后作業設計。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學習中,一般由教師為學生布置統一的課后作業。這就很容易導致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無法完成作業,從而使自身的學習自信心受到打擊。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在這種機械反復的訓練中,很難實現更高、更具個性的發展,從而喪失對課后作業的積極性。(三)作業布置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小學數學是具有很強實用性的學科,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存在緊密的聯系。但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后作業中,教師完全忽視作業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結合,從而導致一些作業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嚴重脫節。這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作業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理念的形成。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后作業有效性的策略
(一)注重提高課后作業的趣味性。小學生年齡小,心理不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所以只有充滿趣味性的事物,才能引起他們的濃厚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環節,教師只有注重增強課后作業環節的趣味性,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作業興趣和積極性[1]。首先,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有童趣內容的課后作業。如教學了加減法以后,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故事的形式,設計有趣味的課后作業。教師在不同的小動物身上標上加減法的算式,只有算式結果一樣的小動物才能成為好朋友,然后指導學生幫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在這樣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作業中,學生不僅表現出了很高的作業積極性,更取得了良好的課后作業效果,進而實現了對加減法的訓練。其次,通過多種形式設計課后作業,增強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環節的趣味性。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布置記憶類的課后作業,還可以布置寫練類、實踐類、手工類的課后作業。在豐富多彩的課后作業中,學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從而提高課后作業的積極性。(二)注重提高課后作業的層次性。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應面向全體學生。但不可否認的是,同一班級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及學習能力不同,勢必形成不同的學習狀況。如果教師對這種客觀存在的差異視而不見,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勢必使課后作業的有效性受到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承認并尊重學生間的個性化差異,并根據學生基本情況,科學、合理地劃分層次。進行課后作業設計時,教師應依據各層次學生的特點,有區別性地布置作業。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基礎類的課后作業,如概念記憶、運算規則抄寫,量應該控制在能夠使學生充分鞏固教學內容的范圍內。對于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布置一些具有拓展性的課后作業,作業數量相對較少。這樣就使得部分學生有時間進行其他學習,以實現個性化的發展。(三)注重提高課后作業的生活性。為提高課后作業的有效性,教師應注重與學生日常生活的結合,為學生設計具有生活性的課后作業。如教學完長方體的表面積及體積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項為飲料公司設計外包裝的課后作業,并指導學生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制作容積為500mL的長方體。這種具有生活實踐性的課后作業,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生的作業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通過對已學知識的運用,實現對理論知識認知的第二次飛躍,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另外,生活化課后作業的設計,不僅能使課后作業環節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功能,更能使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理念,形成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四)注重提高課后作業的實踐性。實踐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實現的學生能力培養目標。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后作業設計中,應注重提高課后作業的實踐性,使學生在對教學內容實踐運用的過程中,及時鞏固教學效果,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果。如教學了測量內容以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項測量回家路線的作業,引導學生設計幾條不同的回家路線,進行距離測量,找出距離最近的路線。因為這種課后作業與學生具有切身的聯系,且需要學生動手完成,所以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作業積極性。(五)注重提高課后作業的拓展性課后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環節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應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給予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的了解和應用,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開放性,激發學生積極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實現全面、良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應在因材施教原則的指引下,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科學設計,適當增強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的趣味性、層次性、生活性、實踐性和拓展性。這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強化課后作業的檢驗和鞏固功能,成為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能力、豐富生活的主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李菊娟.小學數學課后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和策略[J].內蒙古教育,2020(09):62-63.
[2]彭玉柱.小學數學課后作業設計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9(01):132.
作者:劉盈春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河東鎮上腰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