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在依法治企中的作用
時間:2022-10-31 10:23:51
導語:內部審計在依法治企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期,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各單位響應《關于開展2016年依法治企綜合檢查的通知》的號召,紛紛依據財政部頒布的一系列規范和國資委印發的《中央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指引》加強了自身內部控制建設,實現依法治企。然而制度的遵循性并不令人滿意,事實上依法治企綜合檢查報告中也發現若干問題,值得深思。因此,筆者認為在充分吸收和利用依法治企綜合檢查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內部審計部門需要進一步優化創新,從制度和機制層面分析風險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審計建議,促進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完善和提升,實現依法治企。
關鍵詞:內部控制審計;電力系統;依法治企
內部控制審計涉及電力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業務環節,電力企業風險因素貫穿于所有經營管理環節和業務流程,且隨經營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但審計部門受到有限審計資源等方面的限制,難以開展全面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因此該類型審計開展過程中,必須轉變審計思路和方法。通過管理創新的工作實踐,開啟了內部控制審計新模式,采取“大審計”的思想,以標準化流程為思路,推進內部控制審計項目的開展,實現企業依法治企。
在國網系統中,內部審計是由企業內部專設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依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本單位的規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對獨立地對本單位經營管理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監督的行為。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內部審計監督是健全完善依法治企體系的重要內容,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開展制度體系合法性審查的作用。依法治企,制度為先。內部審計是我國審計監督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依法治企新要求下,擔負著督促法律法規在企業內部的“落地”的重要職能。內部審計機構可以通過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審查評價企業內部法律風險防控及管理制度體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促進企業依法健全完善制度體系。
2.強化經營行為合規性監督的作用。依法治企,最核心的內容是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強化監督、查錯糾弊是審計的基本功能。圍繞生產經營各環節,持續開展內部審計,與紀檢監察、財務稽核等形成強大合力,及時發現、嚴厲查糾各種違法違紀行為,能夠有效督促企業各方面有效遵循和執行法律法規及內部制度的有效遵循和執行,最大限度防止行為失范、管理失據。
3.促進管理短板常態化改進的作用。依法治企,根本目的在于促進企業規范管理、提升發展質量效益。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在履行監督職能、發現問題的同時,還更加注重通過對生產經營行為全過程的審查,對比分析相關指標數據、問題案例,揭示生產經營管理薄弱環節,總結評估影響質量效益的關鍵因素,并及時提出改進建議措施,促進企業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完善自我約束機制,實現依法治企體系的持續改進和完善。
二、內控審計優化創新的背景
1.近年來依法治企的結果表明實施內部控制審計具有緊迫性。近年來,國網公司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依法治企交叉檢查工作,較全面地揭示了企業重大事項、營銷管理、工程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主要管理環節存在的問題和風險。然而,從檢查的結果來看,制度的遵循性不盡令人滿意。根據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杭州供電公司2015年度各分公司的綜合檢查報告上看,還存在諸多不足,如重大資產購置未履行規定批復手續、固定資產賬實不符資本性支出在成本費用中列支、跨年度列支成本費用。這些在“三重一大”管理問題,固定資產管理與成本費用等環節發現的問題體現了內部審計環節的薄弱。筆者認為審計部門參與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建設,不僅要關注控制遵循性,更要關注控制的充分性、適宜性和有效性,其重點在于揭示風險是否得到適當管理和控制。
2.內部控制審計的廣度和深度要求內部審計部門創新審計理念。內部審計部門是企業評價、監督和鑒證財務信息以及相關管理信息而專門獨立設立的職能機構,它自然也就成為了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主體。但企業內部控制涵蓋的范圍很廣,涉及電力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業務環節,電力企業風險因素隨經營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但審計部門受到有限的審計人力資源等方面的限制,難以開展全面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同時在項目組織、實施過程中都有實施的難點。因此該類型審計開展過程中,必須轉變審計思路和方法,在總結中創新,提升項目實效。
三、實現內部控制審計優化創新
內部控制審計的創新與實踐其核心在于兩點:第一,以大審計理念為指導建立審計資源統一調配機制,從計劃立項到項目整體完成都進行了充分的資源整合,全面利用現有審計人力資源,整合各類專業人才;第二,以標準化思路為指引,針對內部控制審計各業務模塊的風險點設計完成業務風險檢查標準;以可操作性為落腳點,針對內部控制審計各業務模塊設計完成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流程表,確保內控審計工作的有序化、規范化。
1.以大審計理念統籌配置審計資源。近年來,隨著電力企業的集團化、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企業資金、人員的高度密集即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契機,也讓審計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審計對象、審計流程均發生了深刻變化,如何調整審計重心,理順審計管理體制、合理分配資源,是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面臨的新挑戰。(1)抓住公司重點工作立項,將有限的審計資源合理配置到公司重點、難點的工作領域、工作范圍有限審計資源的配置應滿足公司發展和管理的需求,促進審計職能的轉變,以求得內部審計自身的長遠發展。根據這一目標,審計部門以風險導向審計為指引,從實際出發,按照現有審計力量,在不同時期和階段各有側重地確定重點審計項目。從宏觀和大局出發看待和處理問題,圍繞公司的重點工作,科學確定審計立項,充分利用現有的審計資源。在充分吸收和利用依法治企綜合檢查成果的基礎上,企業內審部門有必要進一步促進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完善和提升。(2)建立公司系統審計資源統一調配機制,合理配置項目人力資源。建立審計資源統一調配機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改進傳統的審計方式,從審計計劃的整體目標出發,根據情況針對性組織跨地區聯合審計、不同地區交叉審計、上級對下級審計等等。二是以審計計劃為龍頭,做到重點項目重點抓,加強審計機關的指導和與上級審計機關的配合,統一調配審計人員,以“大審計”的戰略方針,形成合力。充分調動基層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節約了審計成本。
2.以標準化的思路推進審計項目(1)統一業務流程,保障審計工作的集中、高效。通過對制定審計計劃、審前調查、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四個環節的工作規程作出統一規定,達到加強審計過程控制,提高審計質量的目的。對審計工作質量建立分級控制與復核制度,搭建起保證審計內部各種事務有序運轉的平臺。一是確定審計工作范圍、制定審計方案。從現有的狀況看,系統性、整體性的內部控制框架體系尚未建立,開展全面的內部控制審計缺乏有效性的評價標準,審計人員在判斷上存在較大的主觀因素,結果缺乏可比性。二是明確審計工作業務流程。(2)審計實施階段標準化,確保所有關鍵環節審查到位。首先應有針對性的收集被審計單位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風險控制措施、工作總結以及應急預案等資料,將收集的不同審計范圍將相應的資料發送給各審計小組,必須對各項審計業務的風險識別進行相應的評估和檢查,確定被審計單位業務控制措施覆蓋情況,評估內部控制措施的健全性,并進一步調整審計中的人力資源、時間資源,確定重點審計業務。其次是如果審計人員通過檢查認為控制活動未能得到有效執行,將進一步檢查被審計單位是否采取了補償性控制活動,并對相關風險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做出評價。(3)構建風險評估模型,規范審計報告。該階段的實施重點在于依據實施階段的各種測試結果,運用風險評估模型,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總體情況進行評價,具體評價體系如前所述。根據綜合評價結果形成的內部控制審計結果,一是評價報告,評價報告是對評價過程的總結,并對評分結果的定性和定量進行分析。二是建議書,按評價類型可分為管理建議書和審計建議書。管理建議書是對專門內控評價的結果進行詳細深入的分析,指出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及其改進措施;審計建議書是根據后續審計工作的需要和審前評價的結果,對評價對象的內部控制薄弱環節提出針對性的分析。
四、總結
創新優化內控審計建設、構建“大審計”格局,是實現依法治企的必要保障。建設法治企業對內部審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給內部審計展示作為提供了新機遇、新平臺。內部審計部門必須主動適應新常態,找準新定位,加快職能轉變,實現優化創新,才能實現依法治企的目標,更好地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作者:繆慧玲 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杭州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