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升級與國際貿易專業論文
時間:2022-01-04 11:21:06
導語:加工貿易升級與國際貿易專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綜述及意義
綜合上述兩塊研究成果來看,尚未將二者有機結合并進一步體現專業建設對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的輻射作用。因此,如何從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這個角度來更好地指導國際商務類專業尤其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內涵建設,同時將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建設和帶動真正服務于區域經濟的發展還存在較大的研究和發展空間。
二、研究內容及主要觀點
(一)(1)研究目標:本課題試圖以湖南省發展新型加工貿易為契機,在職業教育和國際貿易理論的指導下,借鑒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建設成果,將湖南省與江蘇或浙江等某個沿海發達省份在國際貿易專業建設和加工貿易轉型省級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深入研究教育部十一五中長期規劃和商務部等相關政策和法規,將國際商務類專業建設的提升和湖南省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發展進行有效對接,同時通過計量模型的構建和測算,對新形勢下加工貿易影響湖南經濟發展的程度做一個經濟預測,從而為湖南構建新型加工貿易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借鑒,也為國際商務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2)研究內容:國際貿易省級示范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區域選擇與湖南省產業轉移關系分析;湖南省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對國際商務專業方向創新的效用分析;湖南省與浙江省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和加工貿易發展對比分析;新型加工貿易促進湖南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考慮風險的加工貿易模型的假定及說明;模型的實證檢驗分析以及測算結果的導出;湖南省發展新型加工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議;國際貿易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社會輻射作用與湖南省發展新型加工貿易及產業轉移的關系研究;湖南省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升級對拉動國際商務類畢業生就業的效用分析。(二)主要觀點。(1)國家“十二.五”中長期規劃明確規定了發展加工貿易,特別是中部省份應承接東部甚至國外產業轉移,這為湖南省提升現有加工貿易內涵,構建新型加工貿易格局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礎。(2)國際貿易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成功申報與前期建設為湖南省提升現有加工貿易內涵,構建新型加工貿易格局提供了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3)將加快湖南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與國際貿易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的后續建設進行對接研究,既是經濟發展對更高級別人才培養的要求,也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中“產學研”結合的重要理念。
三、基于新型加工貿易轉型下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一)全面修訂以發展加工貿易為主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由于加工貿易的環節眾多,涉及的國際商務類專業及典型崗位也比較多,根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調研的分析結論,結合相關各崗位特點,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使其更適應外經貿產業轉型升級的崗位需求,并體現產業崗位細化的前瞻性。
(二)深度對接產業園區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目前本專業已經初步構建了以郴州等加工貿易園區為平臺的“四方聯動”訂單式人才培養思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機制,與校企合作企業或商會會員單位共同簽訂“人才培養協議”,針對具體的行業或地區,以“訂單班”的形式定向展開人才培養,將“走崗—仿崗—輪崗—頂崗”在六個學期穿插,體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理念。圖1:“四方聯動”的人才培養體系圖四、2014年湖南省加工貿易形勢對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分析根據湖南省商務廳的商務情況通報,湖南省2014年1-8月份外貿進出口總額183.6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加工貿易進出口50.6億美元,增長41.6%,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27.6%,增幅較1-7月加快4.7百分點,而9、10月的加工貿易占比更是有所提升,進出口371.6億元,增長34.1%。快速增長的加工貿易也拉動了對國際貿易畢業生的需求,根據《2014年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截止2014年10月份,全省各類進出口企業5256家,預計需要國際貿易專業人才35000多人,其中加工貿易類國際貿易人才與12000人左右,此類人才需求主要以郴州、衡陽等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重點地區為核心,未來兩年還將向湘潭等在建新型保稅區擴展,人才需求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因此,利用國際貿易省級示范性特色專業的建設成果,積極對接新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滿足湖南省對加工貿易人才的需求,反過來對國際貿易專業的優化改造也是強有力的助推器。
作者:吳軼群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