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探討

時間:2022-12-09 10:20:39

導語: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探討

摘要:未來教育是公平的、開放的、人本的和可持續的教育,未來高等學校將更具有開放性、國際化和數字化,會突破時空和區域的限制,人人、時時、處處可以接受教育。未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更加國際化、數字化,管理和服務更加專業化,輔導員隊伍需要專業化培訓和模塊化的管理和服務,向專家型發展。

關鍵詞:未來高校;輔導員;專業化

一、未來教育的特征

關于未來教育,專家、學者,政府、組織都一直在思考和研究,大家認為,未來教育是適應未來社會變化和發展的教育,是培養學生豐富的內心和定位知識及其質量評估、創新創造的技能,是公平的教育。(一)未來教育是公平的教育。“教育2030行動框架”指出未來教育就是公平教育,教育的使命應該擴大至全納、公平和全民終身學習,提出給每個人公平的機會,都應當有機會接受全納與平等的優質教育,并享有終身學習的機會。未來教育也關注學習及技能,強調學生在入學后獲得相關的技能,確保所有人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發展創造性及批判性思維和協作能力,培養好奇心、勇氣及毅力[1]。(二)未來教育應注重學生的四大素養。《OECD學習框架2030》認為未來學生最為核心的素養是“閱讀素養、計算素養、健康素養與數字化素養。這四類素養蘊含著三類更深層的能力,包括創造新的價值、協調矛盾和困境、承擔責任。這些能力的養成,需要學生樹立期望與目標,真正采取行動,并進行不斷的反思”。“PISA之父”、OECD教育與技能部部長安德烈亞斯•施萊克爾(AndreasSchleicher)認為未來教育重要的不是突出的記憶能力、對內容型知識的掌握,而是如何有效地在浩如煙海的文本中定位信息并對其質量進行評估[2]。

二、未來高等教育的特點

未來高等教育是開放的、人本的和可持續的教育,是國際化教育、數字化教育、公民職責教育和全納教育。未來高等教育將加強高等教育及研究項目的國際合作,促進學分轉換,提供優質的遠程教育,鼓勵學生盡早接觸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發展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為所有年齡段的人提供教育培訓機會。[3]這就意味著未來高等學校將會改變傳統教學的組織方式,突破時空界限的開放性、多樣性、公平性的組織,人人時時、處處可以受教育。

三、未來高校輔導員身份和角色

高校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雙重身份”[5],也說明高校輔導員角色是教育、管理和服務三維合一,未來高校輔導員工作仍然是教育、管理和服務三者統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人生發展引導者、心理健康咨詢者、學習生活領航者,也是學生管理研究者和自我持續學習者。從這個角度講,未來高校輔導員應該是人格完善、社會交往和諧、思政水準高、專業知識和技能過硬的專業化人才。另一方面,未來高校教育更加國際化,更開放和人本性。未來高校輔導員也必須具有國際化視野,具備互聯網思維及其教育管理服務的方式與手段,必須追蹤新理論和前沿科技,熟練掌握學生成長發展新的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學生,“讀懂”學生,對學生成長發展進行及時有效分析,提供個性化服務與指導。

四、未來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思考

(一)專業化培養,造就專業的輔導員隊伍。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首先是輔導員的學科專業化,要以學科背景為基礎,相對獨立、完善的專業學科支撐,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前沿理論和實踐經驗,大數據、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的思維、觀念以及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學習。其次需要輔導員崗位的專業化培訓。一是思想政治理論和素養的專業化,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思想,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二是專業技能職業化,堅強輔導員的教育教學技能、學生事務管理和學生成長發展服務等職業技能培訓。三是個人成長發展化,要針對輔導員個體在具體專項工作中的需求以及個人自身發展情況定制化的培養,使其成為某一專項或幾項成為專家級輔導員。(二)模塊化管理,推進團隊專業化服務。當下,輔導員崗位邊界模糊,涉及學生方方面面,出現了職能多元性和責任多重性與錯位、缺位、越位并存的現象。未來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需要科學化的方法、規范化的流程、專業化的服務,這需要輔導員工作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個人向團隊轉變,改變“萬金油”的工作意識和方式,突破以個體為單位的工作形式,建立團隊工作模式,將學生事務和成長服務模塊化,團隊合作,分工協作。第二是經驗型向專業化轉變,以現代信息為基礎,以大數據為手段,采集和挖掘每一位學生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從而進行個性化的咨詢、服務、引導,為學生成長服務,成為學生成長導師和陪伴著。(三)職業化發展,推動輔導員向專家型發展。未來高校輔導員專職化建設需要提高職業認同度,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輔導員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他們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同時根據每個輔導員的學歷背景和發展愿景,定制化其職業生涯規劃,同時建立包括校內校外、國內國外的輔導員交流平臺,各成員之間共同學習、和諧競爭、協同成長,向專家級輔導員發展。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行的第38次教科文組織大會上“教育2030行動框架”.[2]中國教育報.2018,11,14(06版).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行的第38次教科文組織大會上“教育2030行動框架”.

[4]杜占元.面向2030的教育改革與發展[J].教育研究,201(11).

[5]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2006年9月1日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