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化運動形式小班實踐研究
時間:2022-03-31 09:41:51
導語:區域化運動形式小班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的引領下,教師將體育活動的選擇權還給幼兒,通過創設富有探索性、層次性的區域體育活動,來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的運動需求,同時促進幼兒體能的提升和規則意識的培養。本文主要從“空間的自由性與運動的科學性、活動的自主性和引導的適度性、成長的自然性與成效的顯著性”這幾個方面闡述了區域體育活動在小班實施過程中的可行性。
兒在以往的小班體育運動中,教師都是按照制訂好的教育計劃組織幼兒開展鍛煉,這種活動形式雖然能很好地促進幼兒身體技能的發展,但是在幼兒能力差異度方面的關注不夠,幼兒在活動中等待時間較長,自由度較小。學習了陶行知先生的要“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非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的理論以后,我們開始考慮:如何從著眼于幼兒終身發展的角度出發,為幼兒創設一個更富探索性的運動空間,使幼兒的體能得到鍛煉、運動興趣得到激發、運動經驗得到積累、運動樂趣得到充分體驗呢。考慮到小班幼兒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自我控制能力弱、規則意識尚未得到很好啟蒙,集體的有規則的體育游戲不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不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需求,所以我們在小班的戶外體育活動中引入了區域體育活動形式,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和探索這種體育活動形式在小班的可行度和有效度。
一、空間的自由性與運動的科學性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論啟迪我們要為幼兒創造一個無拘無束的運動環境,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空間中與運動器械進行充分的互動,并從中獲得體能的提升。但考慮到區域體育游戲的自由度較大,如果組織不科學,會出現放羊式結果。為了不流于形式,我們在設置時力求根據幼兒園現有活動場地特點、已有體育器材和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一)設置形式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小班幼兒對熟悉的教師和環境有一種依戀感,多數幼兒不太愿意離開班主任教師去陌生的區域活動,所以我們采用的是同班同區域的形式,即根據小班幼兒的體育發展目標,設置可以促進幼兒走、跑、跳、爬等多方面體育技能的區域,如走跑區、跳躍區、鉆爬區等,每次活動時一個班的幼兒同時在一個區域內活動,下次活動時再進入另一個區域。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幼兒可以獲得最大的安全感,活動中遇到困難時愿意主動提出幫助請求。教師則可以及時關注到班內的每個幼兒的活動情況,對幼兒的運動技能發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在發現問題時能給予及時和必要的引導。(二)內容安排講求科學性和童趣化。我們在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安排上,十分注重科學性,努力使幼兒在運動中獲得走、跑、攀爬、跳躍、躲閃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同時從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采用富有童趣的活動形式來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融入活動。1.適宜性。適宜的區域體育游戲一定是以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為目的的,活動目標的確定、活動材料的投放、活動場地的設置都要根據幼兒已有運動發展水平來確定,并考慮到整體發展水平與個體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性。因此,我們從《幼兒園教育綱要》中對體育的要求出發,設置了玩球區、鉆爬區、走跑區、平衡區、跳躍區,在每個區中又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和興趣差異,設置了不同層次的鍛煉目標,同時用趕球棒、單元筒、單元磚、拱形橋門、協力布道、球門等安全性高、色彩鮮艷的材料來創設活動情景,吸引幼兒的運動興趣。幼兒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活動項目,從中獲得關于玩球方面的多種技能。2.情境性。小班幼兒喜歡情境游戲,在有趣的情境中更易激發他們的參與愿望和探索精神,并在運動中獲得健康和樂趣。所以我們的區域體育游戲都是以情境性區域為基礎的,通過設置一些幼兒喜歡的情景來提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達到預期目標。一個擁有豐富的運動實踐的學習環境,能夠促進兒童運動、認知、情感、社會性的長期發展。體育活動的情景化,增加了運動的趣味性。幼兒在情景性區域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挑戰著不同的運動項目,身體協調性得到了不斷發展。3.安全性。在區域體育活動中,幼兒的活動自由度比較高,所以在區域設置時要充分考慮到安全因素。我們在活動中提供的器材都是小型化、安全性比較好的材料,便于幼兒在活動中的多途徑運用,確保幼兒在活動中玩得安全而愉悅。當幼兒獲得了自由運動的空間以后,他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得到了提升,“我不會”“我害怕”的聲音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歡樂奔跑、跳躍、攀爬的身影。而教師在活動前的周密考慮和科學設置也為幼兒的自由運動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活動的自主性和引導的適度性
“先生的責任在于教學生學”,所以我們要改變“教師教、幼兒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遵循“教學做合一”的原則,讓幼兒在充分自主的運動中獲得有益的經驗。以區域形式呈現的體育活動,幼兒的活動空間更廣,自由度更大,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為了提升區域體育游戲的實效性,我們遵循科學的指導原則,既滿足幼兒自由運動的愿望,又通過細致觀察、科學指導,提升活動的實效性,從而確保幼兒身體動作技能的全面協調發展。(一)以確保幼兒自主為前提。在組織區域體育活動時,教師要相信“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在活動中給幼兒充分的自主權,讓幼兒在區域內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內容,充分體驗到運動的快樂。所以我們規定,活動中幼兒可以不斷變換內容,也可以不斷重復,只要幼兒保持濃厚的活動興致,教師就不去干預。只有當幼兒出現無所事事的狀態時,教師才去加以引導。為了促進幼兒的多方面動作的發展,教師一般通過活動前后的談話來引導幼兒挑戰新的活動項目,絕對不在活動中強制幼兒玩某個內容。(二)以符合科學規律為原則。雖然活動的形式是區域性的,但是作為體育鍛煉的內容,它也必須符合科學性原則,絕不能讓幼兒在活動中盲目地運動,以免給幼兒的身心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所以,我們教師一般都會在活動前帶著幼兒做一些準備活動,幫助幼兒活動肢體和關節,使他們的身體器官進入運動準備狀態,避免運動中出現意外扭傷等事件。活動中教師也會關注幼兒的活動量,為了控制幼兒的活動量,每個區都有專門的休息區,避免幼兒運動過量。活動結束時教師則會帶領幼兒做一些器械的收拾工作,幫助幼兒逐步恢復平靜。(三)充分尊重幼兒的差異性。每個幼兒的動作發展是有差異性的,我們教師在區域中都十分重視觀察,并根據每個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提高幼兒在運動中的動作控制能力。(四)注重規則意識的滲透。雖然在區域中的運動是自由隨性的,但是也應該滲透一定的規則意識在里面,否則就容易在活動發生沖突。我們一般是通過指示箭頭的形式來幫助幼兒了解運動規則,如在兩個鉆爬筒的入口處分別貼上前進箭頭,幼兒就不會出現雙向同時往里爬的現象了;在平衡區,通過地面方框,幼兒就會在活動結束時將小推車及時歸放到原位,不會出現隨處亂扔的現象了。幼兒經常在這種有規則的環境中活動,慢慢就會形成一定的規則意識,活動就會變得更加科學有序。
三、成長的自然性與成效的顯著性
在區域體育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我們對幼兒的參與態度和活動情況進行了持續的觀察和記錄,并與集體體育活動進行了比較,發現區域體育游戲在激發幼兒運動興趣、促進幼兒體能發展、幫助幼兒獲得快樂體驗等方面煥發著獨特的魅力。(一)將選擇權交給幼兒,幼兒的運動興趣得到了極大地激發。區域體育活動把選擇權交給了幼兒,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內心需求和愿望,借助教師提供的體育器械盡情地運動,而不必拘泥于成人預設的任務。這種狀態下,幼兒在運動中表現得更加自由,喜愛運動的天性更能得到釋放。特別是小班幼兒,一直處于家長和教師的多重呵護中,容易變得膽小拘謹,而情境性的區域活動可以使幼兒在興趣驅動下更勇敢地滾爬跑跳,運動興趣更容易被激發出來,從而在運動中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二)將運動方式多樣化,使幼兒的運動經驗得到不斷積累。教師根據最近發展區原則提供的材料和場地布置,使體育區域活動內容更富層次性,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現有水平選擇鞏固已有機能或者挑戰更高一層次的運動水平;區域體育活動以其多樣化的運動方式將幼兒帶入快樂自由的運動中,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熟悉和練習著各種運動技能,而不必緊緊跟隨教師的腳步和目光,所以更有利于幼兒運動經驗的積累和鞏固。(三)將活動自由度擴大,使幼兒的運動樂趣得到了充分體驗。對于運動技能差或者天性膽小的幼兒來說,看見一些難度較大的運動項目會表現得比較緊張,甚至拒絕參與運動。區域形式的運動,沒有教師和同伴的催促,他們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去考慮是否要試一試。這就是區域體育活動所提供的自由的運動環境,它給了這類幼兒調試心理情緒的時間,使他們能按照自己的節奏適應新的運動內容,并從中獲得運動的樂趣。另外,自由結伴的形式,使幼兒在活動中能與自己喜歡的朋友一起運動,這也給幼兒帶來更多的運動樂趣。我們在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思想的引領下,對小班的體育活動進行了區域化研究,感覺到這種活動形式滿足了小班幼兒喜歡自由分散活動的需求,滿足了每個幼兒健康成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滿足了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獲得運動樂趣的需求,因此,它在小班是具有可行性的。但是在活動內容的科學安排、活動量的科學掌控、教師的適度指導等方面還有待于我們作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崔玲.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解讀———基于語言領域方面的感悟[J].考試周刊,2015(61).
[2]葉曉航,周林娟.積極創設區域環境,支持幼兒大膽嘗試———幼兒園區域體育游戲活動之思考[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1(1).
[3]張智賢.如何組織好體育游戲教學[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3(5).
作者:蔣潔 單位:江蘇省無錫市僑誼幼兒園金科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