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司內部控制理論引入醫院管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9 04:11:00

導語:探析公司內部控制理論引入醫院管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析公司內部控制理論引入醫院管理研究論文

一、內部控制的含義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了維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保證其管理或者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遵守有關法規,而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程序和措施的過程。可見,內部控制是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及單位經營管理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避免或降低各種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實現單位經營管理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種管理制度,它是以一個企業、一個單位的經濟活動為總體,采取一系列專門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對所屬控制系統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的一種特殊管理制度。

二、我國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醫院的內部控制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從內部控制框架的五個方面進行論述。

1.內部控制環境方面

內部控制環境是一種氛圍,可以通過塑造醫院文化,影響員工的控制意識,影響內部各成員實施控制的自覺性,決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發揮作用,是內部控制其他要素發揮作用的基礎。內部控制環境方面醫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權責劃分不清

在很多醫院,存在著各科室之間權責不清的現象。由于沒有明確的職務說明書,各崗位人員責任不清,日常工作不是唯上司之命是從,就是跟著感覺走,規劃性不強。而各級主管向下多采取口頭授權的方式,并且主管對于所授予下級的工作,缺乏監督和評價。

(2)職業操守以及價值觀的偏離

有的醫院過分重視經濟利益和個人利益,內部會計人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等現象屢見不鮮;很少對員工進行價值觀教育,缺乏書面的行為守則,對違反制度的行為不能及時予以懲戒。

(3)人力資源政策存在弊端

有些醫院不實行公開招聘,人員進入憑關系,導致人員素質低,結構失調;沒有建立員工績效考評系統,難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不注重員工培訓,不鼓勵員工學習與發展,沒有建立完備的用人機制。

2.風險評估方面

每個醫院都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不同風險,這些風險都必須加以評估。醫院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1)盲目投資

醫院對于市場沒有仔細分析,對項目未經充分可行性論證的情況下,盲目購進大批設備,設備購進后相關人員培訓和宣傳工作有沒跟上,導致設備長期閑置,利用率率低,回收緩慢。造成占用大量資金,增大財務風險。

(2)信用管理欠缺

病人記賬,結算等環節控制不嚴,出現病人逃帳卻無人追究的現象,不能及時清理應收帳款,造成大量呆賬、壞賬,使醫院遭受重大損失。

3.控制活動方面

控制活動是醫院內部控制的主體部分,也是醫院內部控制存在問題最多的部分。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貨幣資金管理不嚴

貨幣資金管理是一個極易出現問題的環節,貨幣資金流動性強,易被貪污和挪用,尤其是醫院,貨幣資金種類多、經辦人員多、現金交易量大、發生次數頻繁、內容復雜、涉及環節多,所以管理難度大,如果內部控制不嚴格,極易發生舞弊行為,使單位財產造成損失。

(2)固定資產閑置

醫院在購進固定資產時,毫無計劃和預算可言,購進大型設備不進行可行性論證,盲目購進,造成某些設備長期閑置,開機率低。此外,有些醫院甚至沒有專職的固定資產核算人員,在固定資產購買和驗收時,不能進行及時的質量檢驗和會計控制,固定資產流失嚴重。

(3)預算控制不夠科學

預算編制的依據往往是簡單根據上年預算,并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編制,編制的方法也是靠財務部門的主觀估計。因此,這樣形成的預算不能反應環境的變化和滿足管理的要求,對經營活動沒有指導意義。此外,預算執行力不夠且缺乏控制,預算調整隨意,沒有實行集體決策,預算得不到執行。

4.信息與溝通方面

一個良好的信息系統有助于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但是有的醫院雖然已建立了醫院管理信息系統,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并沒有很好的發揮其功能,很多事情依賴非正式溝通渠道,導致各種非正式組織形成,影響員工的士氣和工作效率。

5.監督方面

醫院的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大量的制度和活動來實現的,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且執行的效果好,就必須進行監督。很多醫院的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很少受到監督,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得不到認真的執行,內部審計也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

三、規范醫院內部控制的思考

針對以上醫院內部控制框架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改善建議。

1.完善和健全醫院的內控環境

(1)要增強醫院員工尤其是醫院領導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

通過學習教育提高醫院領導、員工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最重要的是領導對醫院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只有領導的管理理念、領導方式改變提升,才能使醫院內部形成依靠制度管理的新風氣,才能形成良好的人事管理氛圍,使內部控制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2)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框架

即明確的職責劃分,使各個部門、崗位和員工都各自負責、相互制約。在橫向上做到權力制衡,各部門之間在合理分工、職責分明的基礎上做到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牽制;在縱向上做到精簡辦事程序,明確工作目標。使員工按照規定的標準正確處理各項事務,實現既定的目標。此外,還要加強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醫院應建立崗前培訓,在職人員定期不定期進行再教育制度,以確保會計工作規范,正確;加大業績考評力度,對不能勝任者堅決更換。

2.加強醫院的風險評估

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必須建立風險評估系統,以識別醫院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對經營管理構成的風險程度。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必須對影響醫院內部目標實現的各種風險進行連續的評估,以便及時的防范和化解這些風險。醫院應根據科室制定相應的制度,以降低經營風險,如采購控制程序,藥房管理程序等,并對控制程序中反映的主要問題匯總分析,及時防范和化解其中的風險。如醫院在進行新設備投資時,要綜合醫院的市場環境,地域等因素,以及業務科室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做出投資分析可行性報告,降低投資風險。

3.強化控制活動,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原則包括:

(1)相互牽制原則。

(2)協調配合原則。

(3)程式定位原則。

(4)成本效益原則。

(5)整體結構原則。

醫院必須根據以上原則,建立各項控制活動的控制制度。例如,預算管理控制系統建立醫院預算管理制度和收入、支出、投資和薪酬預算管理制度;信息處理控制系統建立信息安全與維護制度、信息傳遞制度、信息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度等;資金控制系統建立貨幣資金結算制度、貨幣資金管理報告制度、費用報銷制度、貨幣資金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度等。公務員之家

4.充分利用信息,完善溝通渠道

首先就是要建立暢通開放的正式溝通渠道,盡量用有形的載體來傳遞信息。同時,高層主管要有虛心聽取員工提供的訊息的意識,因為單位員工只有在相信上司有接納訊息的誠意,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時,才愿意提供問題發生的資訊。單位負責人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接待員工的來訪或是進入員工中間了解情況,掌握必要的信息,培養一種員工可以暢所欲言的反映問題和消除疑慮的氛圍。

5.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

監督機制是確保醫院內部控制有效的關鍵環節。醫院一方面可以建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制度,由內部審計機構或者其指定專職人員監督檢查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另一方面,由中介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或其上級主管部門(衛生局)實施監督。醫療機構可聘請中介機構或相關專業人員或者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主動對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實施進行評價,并對內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書面報告。對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進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