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教育與誠信教育的關系

時間:2022-09-13 04:58:02

導語:法學教育與誠信教育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學教育與誠信教育的關系

一、誠信教育的研究意義

隨著社會的多元發展,“誠信”的內涵也不斷發生著變化:

一方面聯系這誠實守信、重信守諾的傳統誠信美德,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社會契約思想和民主政治的發展要求。誠信是社會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市場機場的快速發展不僅快速積累著社會財富,另一方面“金錢至上”的腐朽思想也沖擊著社會的道德底線,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首先要求由一個誠信的交易環境。同時誠信也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基石,法治的不斷深化就是國家對公民最直接的誠信體現,沒有了誠信那法治也無從談起。誠信教育應當屬于傳統的思想品德教育范疇,是教育者在實施教育過程中,采取符合教學規律的思想教育方法,貫穿誠信的基本原則,加深受教育者對誠信的理解和認識,從日常行為中培養其誠信的品質,養成誠信的良好習慣,促使其主動踐行誠信道德。法律行業本身就是一種講求誠信的行業,對于未來的法律人——法學專業學生來說,誠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法學教育中誠信教育的現狀分析

法學專業的思想政治課程仍然是以傳統的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等課程為主,而涉及誠信教育的內容,老師往往是稍微提及,甚至基本未涉及到,可見誠信教育在法學專業課程體系中仍然處于一種弱勢的地位。在少部分法學專業學校,對于誠信教育滿足于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誠信要求,而沒有具體的行為規范來引導學生的行為,誠信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當前一些高校的誠信教育在方法上存在忽視學生教育主體,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引導,重“知”、輕“行”的現象,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不能很好的協調起來,對受教育者只是一味的講大道理,而忽視學生的生活細節和身邊小事的教育,忽視學生的道德實踐,學生的誠信水平并未提高”。

三、加強法學教育中誠信教育的對策思考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②將誠信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設置科學的課程、豐富的內容,以優秀的誠信文化來塑造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下大力氣形成一套有法學教育特色的誠信教育教材、教程體系,充分發揮誠信教育在法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法學教育誠信制度的構建,提高法學教師的誠信素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要求學生講誠信,首先老師要做好榜樣。我們可以建立起一套關于法學教師的誠信檔案。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誠信表現為重要依據,來作為教師年終考評的重要依據。相信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誠信素質,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從而為學校范圍內的誠信教育樹立標桿,為學生的誠信教育樹立一個榜樣。

(三)開展法律行業相關誠信教育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③我們要特別重視法學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特別是相關法律行業的誠信實踐教育。鼓勵法學專業的學生到律所、到法院、到檢察院等法律行業去實踐,深入了解各行各業的誠信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認識到誠信教育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教育,更重要的實踐中的踐行。使廣大的法學專業學生在誠信的實踐教育中獲知識、做貢獻,培養法學專業學生的誠信價值觀和社會行為習慣,使通過法學教育的學生真正成長為法治社會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