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邏輯判斷??碱}型命題分析

時間:2022-08-06 05:00:00

導語:行測邏輯判斷??碱}型命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測邏輯判斷常考題型命題分析

判斷推理是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五大模塊之一,它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邏輯判斷四部分,其中邏輯判斷是判斷推理的核心板塊。10道題的題量中,以論證推理為主,形式邏輯為輔。2014年山西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中,有7道題為論證推理,到了2014年,論證推理占到了10道題。這就要求考生熟練掌握論證推理各類題型,把握命題規律,同時也不能忽視形式邏輯。下面就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邏輯判斷的??碱}型,從論證推理、日常推理和形式邏輯三方面做一個深入的分析。

一、論證推理

論證推理題是指在論證分析的過程中需要補充某些部分,以加強或者削弱給定的結論。對于此種題型,根據論證角度的不同,其題型可以分為前提假設型、支持加強型、削弱質疑型和原因解釋型。

其中需要重點掌握的是削弱質疑型和支持加強型。對于這兩類題,首先要找到它的論點,明確需要削弱或者支持的論點是什么,然后找到論證過程,結合選項進行作答。

例1、市長任職的三年里經常被控對女性有性別歧視的態度。然而,他已經在他的管理層的19個高層職位中任用了5名婦女,她們中的所有人都仍在服務,這表明市長并不是一名性別歧視者。

以下哪項為真,最能反駁上面得出的結論?[2014年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83]

A.市長任命的一名高層職位的女性正準備辭職

B.市長所在的政黨的政綱要求他在高層職位里至少任命5名女性

C.三年前在市長選舉中,47%的女性投票支持這位市長

D.相鄰市的市長最近在高層職位任命了7名女性

解析:本題屬于削弱質疑型,削弱方式為他因削弱。要削弱的論點是“市長不是一名性別歧視者”,如果B項為真,則表明市長任用了5名婦女可能是其他原因,即任用5名婦女不能作為市長不歧視女性的證據,因而反駁了題干的結論。其他三項均不能反駁“市長不是一名性別歧視者”。所以選擇B選項。

例2、某鎮組織部姚科長在接受當地記者的采訪時說:“近年來剛進入機關的干部對下基層鍛煉的興趣普遍比以前強多了。我鎮的機關干部對于下基層的報名十分踴躍。這在幾年前幾乎是不可思議的?!?/p>

姚科長的結論基于以下哪項假設?[2014年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85]

A.機關干部下基層鍛煉,對當地的發展也起到推動的作用

B.對待下基層的態度是衡量是否有下基層興趣的重要標準

C.近年來進入該鎮的干部較前幾年的比起來有較高的綜合素質

D.該鎮機關干部對下基層鍛煉產生興趣,是由于基層待遇提高

解析:本題屬于前提假設型。B選項是必須假設的,否則下基層的態度和興趣沒有關系,那就不能通過報名踴躍得出興趣強的結論。所以B選項是必須假設的,所以選擇B選項。

提示:在這種題型中,要迅速找到題干的論據和結論,然后在選項中找到能把論據和結論聯系起來的選項,就是正確選項。

二、日常推理

日常推理題是在題干中列舉大量事實論據或理論論據,然后考查考生從中可以得出或無法得出某個結論。對于此類題型,首先要抓住題干的主體,因為偷換概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錯誤,也是題目設置的主要考點,在解題時要注意收斂思維,選擇與主體一致的答案。

例3、近期的食物監測表明:炸薯片中含有大量的鋁,長期食用會引起神經系統病變,表現為記憶力減退,視覺與運動系統協調失靈。

由此可以推出:[2014年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76]

A.少吃薯片可以防止神經系統病變

B.鋁在人體中的積累可導致神經系統病變

C.記憶力減退說明神經系統發生病變

D.視覺與運動系統協調失靈說明神經系統發生病變

解析:本題屬于隱性結論型。題干指出長期食用炸薯片會引起神經系統病變,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條件。充分條件的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食用薯片)不能否定后件(不病變),所以A項不能推出;炸薯片中含有大量的鋁,如果長期食用炸薯片,那么鋁就會在人體中積累起來,就會引起神經系統病變,所以B項可以推出;神經系統病變的表現有記憶力減退,視覺與運動系統協調失靈,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條件,充分條件的假言推理肯定后件(記憶力減退,視覺與運動系統協調失靈)不能肯定前件(神經系統病變),故C項和D項均不能推出。所以選擇B選項。

提示:在這種題型中,要抓住題干的主體,如此題中的“鋁”,題干的主體和正確選項的主體通常是一致的,選項中常見的錯誤有偷換主體、夸大事實、以偏概全等,可以通過觀察選項的特征來排除錯誤選項,選擇正確答案。

三、形式邏輯

形式邏輯是運用邏輯規則進行的必然性推理,因此要求考生掌握必要的邏輯學基礎知識。山西省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嫉男问竭壿嬵愵}型為分析推理,此類題通常給出若干人或事物,要求利用互相間的關系,對其進行組合,實現一一對應。

有的考生對于此種題型的大量信息往往感到無從下手,為此總結了解決此類題型的有效方法。

第一步:對描述共同信息最多的條件進行分析,得到推理起點(最大信息優先);

第二步:尋找與已知結論相關的條件,繼續推理;

第三步:難以得到肯定結論時,運用假設法,找到邏輯矛盾,進而得到肯定結論。

第四步:重復第二步。

下面結合真題來說明此種方法的運用。

例4、在一次考試中,試卷上畫了五大洲的圖形,每個圖形都編了號,要求填出其中任意兩個洲名,分別有五名學生填了如下編號。

甲:3是歐洲,2是美洲

乙:4是亞洲,2是大洋洲

丙:1是亞洲,5是非洲

?。?是非洲,3是大洋洲

戊:2是歐洲,5是美洲

結果他們每人只填對一半,請根據以上條件判斷下列正確的選項是()[2014年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76]

A.1是亞洲,2是歐洲

B.2是大洋洲,3是非洲

C.3是歐洲,4是非洲

D.4是美洲,5是非洲

解析:本題屬于分析推理型。對描述共同信息最多的條件進行分析,得到推理起點。分析甲戊的話我們發現,他們講的都是歐洲和美洲,符合共同信息最多,因此我們以甲戊的話為起點進行推理,但是仍然沒有確定結論,所以需要進行假設。假設仍然可以用到最大信息優先原則,甲戊均提到了2,所以我們假設戊說2是歐洲是正確的,則甲的說法全錯,和題目每人只對一半矛盾,所以2是歐洲是錯誤的,則5是美洲,則甲的3是歐洲是正確的,進而得到1是亞洲,2是大洋洲,4是非洲。所以選擇C選項。

最后,再次建議考生要加強真題練習,將最近五年山西省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判斷推理題多做幾遍,總結出自己的薄弱點,熟悉題目難度和考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