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美化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4 10:18:00
導語:城市綠化美化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奧運舉辦之年。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決策,為首都綠化美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指明了方向。綠化美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基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支撐和紐帶,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也是城市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礎設施。在建設生態文明、舉辦奧運盛會中,首都綠化美化建設肩負著光榮使命。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舉辦奧運盛會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三大一新”(即大園林、大綠化、大產業、新水平)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精品戰略,堅持“依靠科技、優化結構、注重景觀、突出特色、以人為本、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針,全力建設以節約型、效益型、創新型、人文型、服務型為主的都市型現代園林綠化,著力提升規劃、建設、管理、服務水平,推動首都綠化美化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為*“辦綠色奧運、建宜居城市、創首善之區”做出新貢獻。
(二)發展目標
全市人工造林9333公頃,新增城市綠地600公頃、改造提高綠地300公頃。林木綠化率達到52.1%,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3.2%,人均綠地面積達到49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3.2平方米,努力以“綠蔭覆蓋、花團錦簇、景觀優美、環境宜人”的嶄新面貌,迎接奧運盛會。
(三)主要任務
1、實施精品戰略,著力推進城市綠化美化上新水平。一是圍繞迎接奧運盛會,高標準、高質量完成160多項奧運綠化建設、綠化環境整治和景觀布置工作,努力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中心區、奧運場館、聯絡線等打造成綠化建設精品工程;做好奧運會、殘奧會賽時至國慶期間的花卉布置工作,栽擺花卉4000萬株(盆),營造隆重熱烈、喜慶祥和的歡樂氛圍。二是繼續推進公園綠地建設,建成80公頃公園綠地,其中萬米以上規模公園綠地20處。三是繼續開展社區綠化工作,完成100個居住區的綠化建設和綠化環境整治提高工作,完成綠化面積100公頃;積極推進綠蔭停車場建設,建設18處綠蔭停車場。四是繼續實施城市綠化隔離地區“郊野公園環”建設,全年建設環城郊野公園綠地10處、666.7公頃。
2、服務奧運大局,著力推進公園管理服務上新水平。一是在全行業深入開展以“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為主題的形式多樣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共建共享、祥和喜慶的良好氛圍。二是圍繞奧運需求,高質量完成好奧運接待任務。市屬重點公園、主要風景名勝區,要大力提高員工素質,制定周密細致的接待服務方案,確保高標準完成好奧運接待和節日期間的各項服務工作。三是按照“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優秀文化”的標準,著力提升全市公園和風景名勝區的整體管理服務水平,以及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水平。廣泛栽植應季花卉,組擺花壇、花帶、花境,提高整體景觀效果。公園、風景區內的基礎服務設施,要布局合理,從數量、功能、質量上滿足游客的需求,讓中外游客和廣大市民享受到最優質的服務。四是廣泛開展高檔次、有品位的文化活動,堅持服務奧運、服務群眾,精心組織、精心安排,做到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為“綠色奧運”營造良好的氛圍。
3、維護生態安全,著力推進資源保障工作上新水平。一是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按照“科學化防控、超常規備戰、組織化管理、全民性盡責”的總要求,立足于搶先抓早、以防為主、源頭治理,加快落實*市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著力改善技術裝備和通訊設施。全市計劃投資3.4億元,新增視頻監測設備113套,新建、改建瞭望塔153座,使全市重點林區視頻監測范圍提高到50%、瞭望監測覆蓋率達到90%;建設火場圖像衛星回傳系統10套,投入安裝海事衛星電話10套,完成移動通訊車和應急指揮車項目;完成西山等地區防火公路建設511公里。全面提升專業撲火隊伍的整體素質,嚴格做好奧運期間森林火險治理和緊急應對方案,努力實現森林防火“正規化、科學化、軍事化、現代化”的目標,確保奧運期間不發生森林火災。二是全力做好以美國白蛾為重點的危險性林木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完善“防控無區域、無邊界”的聯防聯治機制,加強與周邊地區的聯防合作。加大無公害防治推廣應用,投入使用周氏嚙小蜂15億頭、美國白蛾病毒20萬畝次,確保奧運期間不發生林木有害生物災情、疫情。三是加強綠化資源管理體系建設。落實綠地系統規劃和*市林業發展戰略規劃,確保規劃目標實現;加強城市綠線管理,接受社會監督。全面推進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嚴格依法行政,進一步加強林權、林地管理,嚴厲打擊侵占、毀壞林木綠地的違法行為。進一步擴大生態林補償范圍,新增生態林面積5.38萬公頃,增加管護員2830名,計劃培訓生態林管護員10萬人次。四是加強野生動植物、濕地、古樹名木和紀念林的保護,加大非法野生動植物交易市場的查處力度。五是建立完善城市園林綠化執法監管機制,不斷鞏固園林綠化成果。
4、樹立先進理念,著力推進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上新水平。一是進一步優化園林綠地規劃設計,以植物造景為主,減少硬質鋪裝,控制園林小品,強調以喬木為主體、喬灌草有機結合的植物配植。二是進一步推廣應用資源節約型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方法,廣泛推廣使用鄉土植物、耐旱植物,以及透氣、透水、保水、保肥等綠化材料和節能、節電材料。三是進一步加大園林綠地節水、集水設施建設力度,利用中水澆灌園林綠地600公頃,新建綠地廣泛使用滴灌、微噴等節水設施,推進精準灌溉試點。四是進一步加強立體綠化建設,對具備條件的立交橋橋體、墻體、欄桿實施立體綠化,提倡陽臺美化,完成屋頂綠化10萬平方米,綠化美化生態公路100公里。
5、重點工程帶動,著力推進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上新水平。一是以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太行山綠化等重點工程為帶動,全面推進生態體系建設。實施廢棄礦山生態修復1333公頃、平原治沙4667公頃、水源保護林1333公頃。啟動實施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合作建設項目。二是加快實施京津二通道、京津城際鐵路、機場南線、京平高速公路等綠色通道建設,完成綠化面積1467公頃,并在其兩側形成50米寬的永久綠化帶,可視范圍內綠化成為一體。完成市級公路、河道綠化300公里。三是繼續推進綠化隔離地區建設。在一道城市綠化隔離地區,通過舊村拆遷、企業搬遷實現綠化66.7公頃;在二道綠化隔離地區植樹造林2667公頃。圍繞金海湖等10大重點風景名勝區、旅游區營造彩色景觀林1333公頃。四是按照“以綠為底”的要求,打造航空走廊生態景觀,實施綠化667公頃。
6、調整優化結構,著力推進綠色產業發展上新水平。圍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綠化建設與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緊密結合起來。一是加快發展果品產業。不斷鞏固、擴大有機化栽培成果,實施面積1.3萬公頃;加大主題文化園、名家名品園、精品采摘觀光園建設力度,建成精品文化園10個,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觀光采摘、休閑游覽的好去處,為奧運會提供優質、安全的綠色產品。二是加快發展花卉產業。全力做好奧運禮儀用花的各項準備,做好奧運頒獎用花的設計制作和配送工作,努力為奧運會貢獻最新、最美、最具特色的鮮花。加快設施花卉基地建設,新建10萬平方米自控溫室,完成67公頃設施大棚示范基地建設。以籌辦第七屆中國花博會為契機,做好*花卉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的宣傳與實施,做好國內外花卉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的引進和推廣,帶動產業整體水平的提高。三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不斷拓展農村經濟增長的新空間,重點完成2000公頃基地建設。四是加快生態旅游、特色種苗和蜂產業的發展,為農民搭建就業增收舞臺。五是廣泛開展綠化實用技術培訓,培訓各類農民10萬人次,為廣大農民開辟更寬更廣的致富道路。
7、全民共建共享,著力推進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上新水平。一是各級綠化委員會要充分發揮“宣傳發動、組織協調、檢查督促、評比表彰”的職能,推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健康發展。二是深入開展好各類創建活動。以創建“國家園林城鎮”為動力,積極開展爭創“生態園林城市”活動;繼續開展好“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城鄉手拉手、共建新農村”活動;深入開展“花園式單位”、“園林小城鎮”、“首都綠色村莊”、“環境優美鄉鎮”和“綠色軍營、生態營區”等創建活動。創建園林小城鎮5個,首都綠色村莊50個,花園式單位350個。三是認真做好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和市屬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國際友人的義務植樹服務工作,鞏固好已有的義務植樹責任區和義務植樹基地。協調組織駐京部隊投入20萬個義務勞動日,重點支援奧運重點工程的綠化美化建設。四是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各級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組織要以迎奧運為中心,廣泛開展植紀念樹、造紀念林等多種形式的綠化美化活動;公路、鐵路、水務等部門要組織開展好首都重要地區公路、鐵路、河渠兩側的綠化建設;深入開展好群眾性認建認養活動。五是認真做好全民義務植樹和各項創建工作的檢查驗收、評比表彰工作。
(四)主要措施
1、廣泛動員,全民參與。緊緊圍繞迎接奧運盛會,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新聞宣傳媒體,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宣傳綠化美化在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宣傳綠化美化在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城鄉人民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傳首都綠化美化建設成果和綠化惠民成果,普及生態文明知識,使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不斷增強生態意識,樹立生態理念,提倡生態道德,弘揚生態文化,動員全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投身到首都綠化美化建設中來。首都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大中小學校,要認真組織開展好義務植樹活動,特別是奧運期間,要從各自的實際出發,切實做好綠化美化環境布置工作。
2、發揮優勢,科技興綠。一是充分利用首都人才集中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眾多的優勢,聘請專家學者為首都綠化美化獻計獻策,加大對宜居城市、濕地、森林健康經營、碳匯經營等對首都生態文明建設有重大影響的基礎課題研究。二是努力擴大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先進的現代林業理念和園林綠化管理經驗。三是充分發揮各級學會、協會的作用,大力開展“送知識、送技術、送服務”和“林副產品進城、專家學者下鄉”活動,積極組織面向農村的技術培訓,推廣科技服務,搭建起專家與農民的交流平臺。
3、轉變觀念,創新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以管理、執法和服務為主的綠化美化行政管理機制,強化服務意識,實現首都綠化美化從微觀管理向宏觀指導、從行政審批向行業監管、從事務管理向公共服務轉變,努力在規劃管理、政策研究、行業監管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一是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新的盡責形式,進一步提高盡責率。二是積極探索綠化資源保護管理的新機制,不斷優化林木綠地結構,鞏固造林綠化成果。三是積極探索生態建設社會化、市場化運作的新途徑,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等多種方式,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生態修復和生態治理。
4、積極穩妥,推進改革。一是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抓好試點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在全市推開,堅持農村土地基本經營制度和林業分類經營管理制度,確立農民的經營主體地位,進一步明晰集體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通過改革,努力實現“興林富民”。二是推進區縣園林綠化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進一步理順關系,明確責任,提高效率,強化服務。三是推進基層綠化科技服務體系改革。
5、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奧運之年首都綠化美化建設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各級政府和綠化委員會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緊迫感,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綠化委員會的部署,切實把綠化美化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拓寬思路,拿出舉措,早計劃、早安排、早部署,全力推進首都綠化美化工作上新水平,為成功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盛會,為把*建設成為“繁榮、文明、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