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局文化調研工作時的講話

時間:2022-07-13 08:26:00

導語:文廣局文化調研工作時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廣局文化調研工作時的講話

文化工作是區委、區政府工作大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委、區政府一貫高度重視。今天我們對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門調研和探討,就是想搞清一些認識不清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找到可行的辦法。剛才聽取了*局長的匯報后,*部長和*區長分別作了講話,對我區文化工作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講的非常清楚。如果今后我們能夠針對這些問題揚長避短,不斷改進,全區文化事業肯定會有很大的發展。

關于近幾年特別是去年以來的文化工作,剛才*區長已經講過,我同意他的看法,無論是取得的成績還是存在的問題,我認為都是實事求是的。去年以來的文化工作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個方面:一是群眾文化好戲連臺,節會活動有聲有色,為我區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應有貢獻。二是社區文化開始深入人心,社區文化服務日益增強,推動了和諧社區建設。三是文化市場管理開始得到加強,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效。區委、區政府對文化工作總體上是滿意的,希望你們發揚成績,彌補不足,以今天的調研為開端,在今后的工作中干出新的起色。下面,我重點講兩個方面的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區在經濟和社會事業諸多方面發展都比較快,而文化事業卻相對落后,與我區應有的位置很不相稱。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發展,著重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認識。

1.發展先進文化是黨的基本綱領的要求。我們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但我們往往會把文化建設當作軟任務,忽視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沒有將文化建設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以至于造成了一些地方文化淺薄,文化對促進經濟發展作用乏力。各級黨組織一定要按照黨的綱領來抓文化建設,切實把文化事業發展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抓緊抓好。

2.發展文化事業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文化是社會和諧的靈魂,沒有和諧文化,社會肯定不會和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了要大力發展和諧文化,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建設和諧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完成這些文化建設的內容。

3.加強文化建設是區委、區政府的重要職責。建設公共文化、保護文化資源和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必須把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放在應有的位置,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促進發展。

4.文化建設是首善之區的重要內容。區委對我區首善之區建設提出了“一強、兩新、三高、四好、五化”的要求,文化建設是其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建設首善之區必須要有首善的文化做支撐,需要首善的文化做襯托。

5.文化建設是人民群眾的根本需要。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還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而文化需要尤為迫切。近年來人民群眾的生活觀、消費觀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主要的表現就是對文化的需求越發迫切,這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的表現,黨委、政府以及文化部門和文化工作者必須順時應勢為這種需求服務。

6.文化建設是解決當前文化工作中薄弱環節的手段。雖然近年來我區文化工作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薄弱環節依然很多,與周邊縣區相比有一定差距,與我區首善之區、省會中心城區應有的地位差距很大。區委、區政府認為,已經到了必須強化文化工作的時候。今后一個時期,區委、區政府要把文化工作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努力發現和解決一些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強化文化工作。

二、正確處理文化建設中的“九大關系”

在我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必須澄清的問題,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一部分是清楚的,有些則比較模糊。這一點從文廣局的工作和匯報中都能發現,甚至某些領導干部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也存在著誤區。因此在這里我要對這些問題加以澄清,我把它歸納為要處理好九個關系。

1.處理好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的關系。文化事業能夠發展到今天,靠的是傳統文化的支撐,但是我們卻正在逐步丟棄傳統文化。為什么說丟棄,因為我發現××區僅有的一些文化資源、文物古跡,有很多都被破壞了,甚至有些文化設施、場地讓位于個體私營企業,以此為代價發展起來的所謂“先進文化”卻不倫不類,從健康性到群眾的歡迎度和認知度都值得懷疑,這是十分危險和可怕的。必須從保護傳統文化的高度來重視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用辨證的思維方法和揚棄的觀點繼承傳統文化,對其中好的部分一定要繼承下來,在此基礎上適當吸收和借鑒其它國家的文化。有一點要特別講清楚,目前文化產業發展依托的是先進文化,而傳統文化中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優秀的部分就是先進文化,必須繼承并發揚光大。一味的求洋求變,以為只有變化,把洋的東西拿來才先進,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2.處理好公共文化和群眾文化的關系。××區目前的文化發展現狀是群眾文化這條“腿”長,公共文化這條“腿”短,在公共文化發展方面我們差距很大。隨著多年來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在改革中流失或私有化的情況很多,針對這些情況,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大力發展公共文化的全新觀點。我們文化部門和文化工作者也要審時度勢,把工作重點放在提升群眾文化檔次,大力建設公共文化上,用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資源保證群眾文化的健康發展和水平提升。如果沒有公共文化做支撐,群眾文化將會永遠在低水平上重復。

3.處理好文化資源和文化權益的關系。今年6月25日,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有一個著名論斷,即保護群眾文化權益,這是作為中央領導人提出的一個全新觀點。文化權益保護靠什么?我覺得要靠文化資源,沒有文化資源的支持談不到保護文化權益,保護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就必須大力保護和建設文化資源。我區目前的文化資源太薄弱、太缺乏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文化資源建設一定要服從和服務于文化權益保護。

4.處理好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關系。關于這個問題很多同志有錯誤認識。文化部門、文化工作者從事著兩大塊工作,一塊是文化事業,一塊是文化產業,兩條腿走路,一條都不能少。公共文化更多強調的是文化事業,群眾文化更多強調的是產業化,而產業化的龍頭就是文化部門自身發展的文化產業,群眾文化應該由文化部門牽頭,而不是群眾自發、放任自流。在保護和保證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的同時,還要恢復和發展文化產業。為什么講恢復,因為我們把文化產業破壞了,比如今天匯報中提到的新藝歌舞廳、蘭園影劇院都是文化產業的龍頭企業,文化部門應當大力扶持、著力抓好,現在卻在改制中破產倒閉,甚至今后將徹底不復存在,這很可怕。應該扶持它們健康發展,讓它們發揮引領先進文化的作用,當然這個課題非常復雜,一兩句話講不清楚。我要講的是,文化產業需要發展,不能關門走人,我們今天大力倡導保護人民群眾文化權益,如果文化產業關門走人,就違背了黨委、政府的職責要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相輔相成,只有把文化產業群眾文化帶動起來,文化事業才能得到發展,這是辨證的統一。

5.處理好文化繁榮與文化和諧的關系。或者叫文化繁榮與文化健康的關系。文化的繁榮必須以和諧為標準,是在和諧前提下的繁榮,在健康標準下的繁榮,否則就違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弘揚先進文化、和諧文化,要始終堅持打擊和抵制不健康文化,文化部門要始終堅定信念,忠實履行這項職責。目前文化市場在管理方面時好時壞,有人甚至提出了讓文化市場自由發展的觀點,這是不允許的,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兩手都要硬。

6.處理好文化活動和文化品牌的關系。文化品牌要依靠文化活動來打造,沒有活動就不存在品牌,而發展文化活動沒有品牌意識也是低水平的,達不到先進文化的要求。在我看來,××區現在缺乏文化品牌,各類文化活動雖然很多,卻比較零亂,活動之間的關聯度不夠大,沒有形成長效性和長期性。今后要在開展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煉和總結××特色,把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結合起來賦予一種先進的理念,形成××區獨有的文化工作特色,這是今后我們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文化工作者一同努力的方向。

7.處理好文化建設與文化保護的關系。開展文化保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建設和發展文化,要建設就必須保護,同時依存于保護。過去做過的很多“敗家子”的事,今后不能再發生。文化保護責任重于泰山,文化工作者守土有責,一定要管好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管好文化設施、文化資源,文化資源如果從誰的手里流失了,誰就是××文化發展史上的罪人。

8.處理好文化服務與文化管理的關系。文化服務要服從于文化管理,文化工作部門是行政執法部門,管理的職責是第一位的。目前因為體制的原因,我們在很多方面服務多,管理少,也可以說是無限的服務要求,無限的管理責任,有限的管理手段。對于一些存在問題的文化娛樂場所,我們有權管理無權批準,怎么監督?這方面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我的建議是,對出現問題的危害嚴重的文化場所,區文化部門首先要提出明確的關停建議并形成文字材料報送市上文化部門,由他們批準取締,如果市上不采納,不管出現什么問題我們都概不負責。對于危害特別嚴重的,要在報告市上文化部門的同時報告區政府,必要的時候可以報告市政府,總之要創新工作方法,打好主動仗,主動介入、主動管理。特別對目前一些比較混亂的文化娛樂場所,比如學校周邊的網吧,影響學生學習,比如高考期間違規營業的文化娛樂場所,影響學生休息,在群眾中影響極大,危害極大,我們的文化部門就應該理直氣壯地去管。

9.處理好文化職能與文化隊伍的關系。有什么樣的隊伍,才能履行好什么樣的職能,而要履行什么樣的職能就必須有什么樣的專業隊伍,否則我們的工作就無法正常進行,也肯定不會取得新的進展。文化隊伍的建設必須服從和服務于文化隊伍的發展,今后文化機關進人要按照“四化”要求嚴格選拔,外行領導內行或者外行從事內行的工作是不允許的。要把好進人的關口,你們首先對新選的人提出要求,再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專業標準嚴格選調,從而保證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有人干,能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