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工業發展暨民營經濟擴大會發言
時間:2022-04-19 09:46:00
導語:書記在工業發展暨民營經濟擴大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三季度是完成全年發展任務的關鍵時期,也是生產建設的“旺季”,資金需求量大,投入效率高。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加強組織,搶前抓早,抓緊落實有關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所有推動發展的資金包括貼息資金、信用擔保資本金注入等,都要在7月底以前下撥到位。銀企對接工作,今天是個新的開始,應該說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不是一個會就能夠解決的事情,今后還有很多具體問題,政府將和金融界的同志們一起研究。總的想法是要進一步加強領導,不斷擴展銀企對接領域,使銀企對接常態化,并形成長效機制,實現多贏。希望大家密切合作,積極行動起來,加快推進全市工業提速增效和民營經濟騰飛,為實現全市經濟更快更好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這次工業提速增效暨民營經濟騰飛銀企對接會議是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開展銀企對接,切實解決企業流動資金和項目建設資金緊張的問題,全力推動我市工業提速增效和民營經濟實現更快更好發展。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銀企對接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工業經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而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是工業發展壯大的生力軍和重要力量。市第四次黨代會確定了到2010年實現GDP超1000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達100億元的“雙一”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促進工業提速增效和民營經濟跨越式發展。這也是市委、市政府2007年的兩項重要工作任務。今年,全市工業提速增效的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要達到285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實現利潤達到95億元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戶。民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目標是:三年內民營經濟總量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09年,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45%,爭取達到50%。要實現這樣的發展目標,可以說是事關全局,任務艱巨。說它事關全局,是因為我市現有的工業主要是幾家中省直大企業,我們在發展壯大這些企業的同時,必須在地方工業經濟上取得一些大的突破,重點是要在發展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上實現新的突破。所以發展好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對我市經濟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說它任務艱巨,是因為到今年年底要實現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0戶,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量要達到300戶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有大量的資金作支撐。據了解,今年1-6月份,在原油價格逐步走高和地方工業經濟強勢增長的帶動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增加值達到144.5億元,同比增長31%。民營經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億元,同比增長34.5%。應該說,全市工業提速增效和民營經濟整體運行態勢還是不錯的。這樣好的發展形勢,離不開金融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金融界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這些企業基本上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據市經委初步調查,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資金需求量為74880萬元,而1-5月份全市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的短期貸款中,工業貸款僅為19240萬元,雖比年初增加2396萬元,但較去年同期下降9115萬元,說明我們的工業在快速增長,但是企業的短期貸款、流動資金貸款卻是凈減少的,很多企業僅靠自有資金維持生產。資金是企業運轉和發展的“血液”,如果供給得不到保障,企業將難以為繼,民營經濟就不能快速發展壯大,今年工業提速增效的目標也就很難實現。因此,組織好銀企對接,解決好企業流動資金問題,既是保持目前經濟發展好勢頭的關鍵措施,也可以說是當務之急。各地、各有關部門和銀行機構一定要高度重視,切實處理好政府、企業和金融界三者之間的關系,團結協作,迅速行動,千方百計解決好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問題,為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發展任務創造良好的條件,并以此為契機,把銀企對接常態化,形成一種長效機制。
處理好政府、企業和金融界三者之間關系非常重要。總的來說,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企業的發展和金融業的繁榮,這是個整體概念。具體地講,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大企業是完全靠自身積累發展壯大起來的,沒有金融業的支持,企業生產就成了“無米之炊”。當然,政府對企業的支持同樣至關重要。而金融業的主要客戶是企業,離開企業,金融業將成為“無源之水”。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經濟要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發展壯大。所以說,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各級政府要統籌好金融和企業的關系,搭建好平臺,促進企業、經濟、金融業健康和持續發展。
其次是企業方面。第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第二,企業管理層要加強學習,了解和掌握一些相應的規定和知識,逐步提高管理企業的能力。第三,要講誠信,把誠信視為企業的生命線,主動和金融部門溝通,對自己的信用情況進行評定。
第三是金融方面。這里我也給銀行界的同志提一些建議。一是在明確職能定位的同時,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既要有職能定位,實行差別化,同時還要有一塊相同的經營領域。比如對于民營經濟和工業提速增效等方面,各銀行都可以專門拿出一塊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不能等企業做大后才給予貸款。好多企業做大了以后就不需要貸款了,真正需要貸款的是一些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銀行要做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金融產品創新是至關重要的。但靠自身做起來比較難,要積極爭取上級銀行的支持,至少要能夠拿出和南方發達地區相對應的金融產品。這方面我建議銀行的同志做一下調研,研究怎樣使金融產品適應經濟發展,否則很難取得突破。如果在金融產品創新上有了突破,相應的門檻就變化了,適應的條件和對象也發生了變化,合作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二是要調整貸款結構。目前我市貸款總額雖然呈上升趨勢,但是結構不合理。趨同的是房地產貸款等方面,這些貸款涉及民生,也要發展,但要考慮整個結構均衡。金融業也要做大做強,如果總是不發展,對銀行自身也是不利的。在風險控制的前提下,增大放貸額,不良資產比例就可以降下來。三是要加快服務創新。金融界更需要服務創新,重點是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要真正掌握整個的發展態勢,企業的現狀。會前,我看了各位行長的發言,銀行儲備的客戶很少。這里當然也有企業的問題,但也說明我們的服務還有問題。四是對金融界提一個要求,就是要借鑒農發行和市里簽訂框架協議的辦法,深入研究一下,能否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能有個框架協議,這樣合作起來就更好做了。
三、突出重點,千方百計滿足企業流動資金和項目貸款需要
今年,省政府提出要集中力量解決好重點調度的10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1000戶民營經濟成長型企業的流動資金需求問題。在省重點調度的100戶企業中,我市有6戶。在全省1000戶民營經濟成長型企業中,我市有57戶,所占的比例都不是很大。我們要結合實際,重點向各金融機構推介那些有生產能力、有市場訂單、有經濟效益的企業。只要企業有需求,我們就要主動工作,積極爭取,確保他們的流動資金需要。按照這個要求,市經委和中小企業局已經篩選出4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30戶規模以下但成長性較好的企業。這次會后,市經委和中小企業局以及有關銀行金融機構要協同動作,立即派出專門的工作組,深入到市直、縣、開發區和企業,搞好對接。
四、加強扶持,對銀行機構增加貸款投入給予獎勵
近日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推動金融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全力支持銀行金融機構的改革發展。鼓勵銀行開拓業務和創新產品,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和抵貸資產,改善資產質量和經營狀況。省里將從今年起設立省金融發展專項基金,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并給予獎勵。安排鼓勵增加流動資金貸款的專項資金,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和有關人員實施獎勵,具體政策是:每新增1億元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獎勵10萬元,為了提高資金效率,這項政策上不封頂。另外,調整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出結構,省財政將安排5000萬元資金用于中小企業貸款貼息,我市要積極爭取,必須拿到九分之一。總之,要盡一切可能,為銀行機構拓展業務和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市經委、中小企業局要搞好調度,及時對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新增流動資金貸款情況進行通報。
二、通力協作,全面促進銀企互利合作和互動發展
各級政府、銀行和擔保公司要本著“機遇共抓、風險共擔、信譽共建、利益共享”的原則,在幫助銀行化解金融風險的同時,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使其真正做到誠信守諾、合法經營。各銀行要積極推進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服務,努力改進擔保貸款的審查決策程序,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簡化審批流程,實施分散授權的貸款審批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審批效率。現在看,融資難的關鍵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企業信用不足。表現在諸多方面,比如,有些企業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些企業的資產、財務和管理不夠規范等等。二是個別銀行或部門對企業的了解不到位,信息不完全對稱。此外,政府在搭建平臺方面也有缺陷,為企業和金融服務的中介機構和擔保公司能力明顯不能滿足需要。企業通過信用擔保來提高企業信用、減少銀行風險,使銀行增加貸款投放,是突破貸款“瓶頸”的重要舉措。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明確銀企對接工作責任,落實任務,務求對接實效。主要是處理好三個層面的問題。
首先是政府方面。一是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擴大擔保能力和信用規模。市縣兩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要積極主動地與銀行和企業進行合作,根據風險控制能力和企業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放大擔保倍數,放大擔保額度,全力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信用擔保服務。在這里,我要特別強調一下縣域擔保的問題。現在,我們的縣域擔保機構資本金普遍不足,擔保能力普遍不強。對此,不僅要研究如何注入擔保資金,還要充分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僅靠現有的擔保機構是遠遠不夠的,也不能過于依靠行業間、商會間的互相擔保和抵押,否則一旦資金鏈斷了,就會影響多數企業發展。要制定和完善支持擔保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擔保機構建設,成立為行業服務或為各個分商會服務的擔保公司和擔保機構,積極引進和組建新的貸款擔保機構,想辦法使擔保公司和擔保機構繁榮起來。要在逐步充實資本金的同時,繼續實施聯合擔保,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擔保服務。銀行機構要建立擔保貸款“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貸效率。二是拓寬金融工作領域。政府要大力發展典當行和拍賣行,這既有利于小企業進行短期融資,是繁榮一方金融的手段,也是比較便捷的融資方式。同時,我們還要發展和引進一些涉及金融的中介機構,或請銀行業有經驗的退休老同志幫助走訪一些企業,幫助企業完善相應的管理,使其能夠滿足銀行要求的放貸條件。現在,雖然我們有金融辦在做這些事情,但效果并不理想,政府要加大力度,進一步強化金融辦的職能,充分發揮金融辦的作用。同時,我們要弄清銀行的職能定位,弄清各銀行的主要貸款方向。比如,雖然現在各銀行都步入了商業銀行的序列,但在新農村建設、城鎮化建設方面,還是農行、農發行、農聯社做得多一些。除此以外,各部門還要通力合作,加大對中小企業經理和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使企業管理正規化。政府還要定期和金融部門溝通,通報情況、通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