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時間:2022-07-08 18:09:23

導語: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摘要】作為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音樂的保護及傳承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進入融媒體時代之后,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面臨現代音樂文化的嚴重沖擊,傳承發展困境問題比較突出,加強其創新發展尤為必要。本文在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路徑進行闡述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創新發展的策略,旨在助力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路徑;發展策略

民族文化是特定區域內的社會大眾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傳統,是民族發展的根基,也是確保民族永續發展的精神動力。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眾多少數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獨特的音樂文化,但是,在進入融媒體時代后,這些民族音樂在現代音樂文化的嚴重沖擊下,遇到了一些傳承和發展上的困難。因此,我們要加快創新音樂文化發展策略,構建長效化的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機制。

一、傳承與發展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國家與民族發展的軟實力,關系到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也關系到社會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當下,經濟發展不斷加速,社會大眾在享有更好生活條件的同時,精神文化需求愈來愈強烈和多元。音樂文化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下的發展過程中,它面臨著來自現代音樂文化、西方音樂文化等多方面其他音樂文化的沖擊,這些沖擊嚴重影響了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使這些寶貴的傳統民族文化面臨消亡危機。[1]。此時,如果我們采取一些有效的傳承路徑與創新發展策略,確保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在新形勢下得到傳承及發展,就可以切實緩解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衰落形勢,有效繼承及發揚這些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并進而打破民族之間的界限開展友好交流。特別是,我們可以通過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對本民族獨特民俗、民風和民情等進行有效傳播,助力民族融合,強化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溝通及交流,促進各民族和諧發展。

二、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路徑

(一)培養傳承主體

傳承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最主要的路徑就是培養傳承人,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的傳承主體除了少數民族地區特有音樂文化的傳承者外,也包括廣大青少年群體,他們都是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潛在主體。通過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音樂文化教育的改革,加強相應區域特有音樂文化的宣傳,可以強化本地區民眾的民族認同感,這對于民族音樂文化活動的高效開展有很大幫助。同時,可以將這些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內容納入常規的文化課程中,使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將他們培養成這些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主體,為新時期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音樂文化傳承夯實基礎,避免因為傳承主體短缺而影響這些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順利傳承。此外,要注意對相應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活動進行豐富,如借助訪談或者采風等多樣化的活動,使更多人了解及掌握民族音樂文化,為它們的傳承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二)加強政府宣傳

在傳承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期間,當地政府部門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部門應該通過一些政策干預和行為規制等手段保護本地區特色音樂文化,并且在對本土音樂文化進行有效調查及了解基礎上,加強人、財、物等方面的投入,使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文化得到更好宣傳[2]。比如,地方政府可以鼓勵本地區的音樂類或藝術類機構組織有關民族音樂文化的活動,并給予必要資金支持,這些支持可以使音樂文化傳承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得以滿足,使他們有更多精力去傳承這些少數民族的特色音樂文化;地方政府還可以鼓勵本地區藝術類機構舉辦各種各樣的民族音樂文化相關活動,配合多媒體技術擴大這些音樂文化的影響范圍。此外,政府要高度重視鼓勵及支持一些少數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開展,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學習這些民族音樂文化,使他們自覺傳承這些民族音樂文化。

(三)加強社會傳播

民族音樂文化是在少數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滋養下發展起來的,展現了這些民族的人民獨特的信仰、宗教、文化、風俗以及民情。音樂文化是這些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對社會大眾的藝術審美與文化認知有著重大影響。與此同時,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文化具有非常強的獨特性,為了更好地對其進行賞析,我們必須對這些民族文化進行充分了解,這就要求這些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潛在受眾具備一定的審美功底。針對這種情況,有關機構要加強社會傳播,更好適應當下文化藝術的市場化發展趨勢與需求,同時有選擇地完成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內容與風格的確定,并對這些少數民族區域的民族特色音樂文化進行堅守,走一條穩定發展的道路。在融媒體時代,新媒體技術得到飛速發展,有關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大眾青睞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各種特色音樂文化進行宣傳,在社會中營造良好的民族音樂文化氛圍,為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夯實基礎。

(四)加強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少數民族音樂傳承的另一個重要路徑,通過認真梳理、提煉、歸納及總結高??蒲信c教育方面的資源,對其中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知識體系進行有效構建,深入挖掘并突出其中有價值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精華,促進少數民族音樂走上規范化、專業化與系統化發展之路,通過高校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此同時,基于高??鐚W科研究與探索,可以為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在新時期的傳承提供穩定可靠的路徑,比如,可以將其同西方音樂進行創新融合。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傳承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必須從根本上搞清楚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手段、路徑與方法,然后進行系統化規劃和分析,并制訂科學的傳承方案,保證最大程度提高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傳承效果。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過程中立足于政治、民族、文化及教育視角,全面理解與認識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構建全新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知識體系,配合教學手段與方法的創新,推行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模式。同時,要對高校音樂教學體系構建、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方案設計等課題進行系統化研究,充分融合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資源,最大程度挖掘這些潛在的有價值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教育資源,助力學生高效學習及掌握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知識,這樣才能夠更好提高通過高校教學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效果。比如,在通過高校教學傳承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過程中,高校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借助全新理念使教育和文化傳承緊密結合。比如,教師可以在現代音樂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合一些全新的音樂文化元素,充分汲取、提煉我國經典音樂領域中的素材、表現形式、藝術風格以及相關理論,增強現代音樂文化的民族化特征,并通過挖掘少數民族音樂資源對現代音樂教育資源進行補充。

三、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創新發展策略

(一)有效保護民族語言文字

加強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護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只有做好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護,才能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在保護民族音樂文化資源期間,有關方面首先要做好少數民族地區語言文字的傳承工作,因為民族語言和文字是少數民族音樂存在和傳承的重要載體,加強這些語言文字的保護是保護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基礎。當下,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字處于越來越弱勢的地位,其被漢語所取代的傾向越來越顯著,同時,使用這些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人數也越來越少,其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3]。而語言本質上是一種重要的交流手段,如果可以對這些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有效保護,就可以使相應地區的民族音樂資源得到更好保護。比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本土民族語言得到了有效保護,這使得當地的民族音樂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及發展,但是,錫伯族本身的母語環境越來越差,相關語言文字衰弱問題越發顯著,這種情況也必然會對相應區域的民族音樂文化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因此,要高度重視保護這些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語言文字,增強它們的生命力。

(二)重新定位民族音樂文化

當下,市場經濟發展體制比較健全,為了更好地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音樂文化,就必須對其進行重新定位。從文化層面來講,可以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增加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商品價值屬性,立足全球視野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進行全局性審視。當下,西方國家的音樂產業發展體系已經比較成熟,從歌曲的創作到后續的制作以及營銷,都有非常完整的配套產業鏈支持,并且相關產業鏈彼此緊密結合,這充分說明了這種發展模式的可行性。這些具有原生態和民族特性的民族音樂同樣具有許多可以挖掘及利用的市場價值,但是,現階段相關的市場尚處于初級階段,發展空間比較大[4]。比如,《劉三姐》這一廣西地區的民族音樂作品來源于神話傳說,并且對劉三姐這一故事原型進行了藝術化處理,構成了一種全新的彩調劇。經過主流媒體的推廣及宣傳,《劉三姐》成為國內大眾非常熟悉的一種音樂文化。廣西在對本土民族文化進行推廣期間,還專門選擇“劉三姐”作為獨特的民族文化的品牌與形象。同理,彝族地區的《阿詩瑪》等作品在當下世界文化舞臺上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我們可以抓住市場化發展新形勢,堅持在保留民族特色和本土文化特點的基礎上傳播及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獨特的音樂文化,就可以更好地推動這些民族地區音樂文化的發展。

(三)創新音樂文化發展模式

除了上述民族音樂文化的創新發展策略外,還要注意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文化的發展模式融入創新思想,借助全新發展模式來推動民族音樂文化的創新發展,最大程度提高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效果。一方面,要注意創新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產業發展,借助旅游產業發展帶動本土音樂文化的發展。民族旅游是當下全國旅游中一種新興的模式,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青睞,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旅游產業帶動本土民族音樂的發展,要開發與民族音樂文化相關的節目、作品,讓更多游客進行參觀和賞析,展現本土音樂的特色。另一方面,我們要有機結合現代音樂和本土民族音樂文化,對民族音樂文化發展內容進行創新。比如,可以有效結合時下深受社會大眾青睞的流行音樂文化和民族音樂文化,對音樂文化形式進行創新,也可以有機結合傳統戲曲與說唱音樂,或者有機結合西方歌曲和民族音樂文化等,通過市場化的營銷方式推動不同音樂文化之間的結合與交流,使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文化煥發全新活力。

四、結語

傳承與發展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是確保這些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并避免走向消亡的必然選擇。在傳承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期間,我們可以從培養傳承主體出發,加強政府的宣傳和媒體的社會傳播,同時,要有效保護民族語言文字,重新定位民族音樂文化并創新音樂文化發展模式,全面促進我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柴潔 單位:河南城建學院